大理洱源县素有“梅子之乡”的美誉,当地白族姑娘大都从小就学制造雕梅 ,因而这项手工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。当地习俗 ,在她们出嫁之前 ,呈献给婆家的见面礼,就有一盘精心雕制的雕梅。新婚之夜 ,新娘要“摆果酒”款待来宾 ,雕梅的制造技艺和滋味怎么,便就成为人们指手画脚的论题 。
据史书记载,远在唐代南诏时期,就有探亲访友彼此奉送雕梅的习俗。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琢斑纹而得名,制造工艺是以盐梅作质料 ,先用石灰水把盐梅浸泡,取出凉干 ,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琢出接连弯曲的斑纹 ,从空地处挤出梅核